学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声誉。学科建设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管理者们最为关注的事。但是当前在某些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误区。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大学里,“211”和“985”几乎成了学科建设的象征。毫无疑问,“211”和“985”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已经发挥而且还将进一步发挥重大的作用。然而,是不是“211”和“985”就可以代替学科建设?非也!大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既然如此,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之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呢?窃以为,大学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或许有人分辩说,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使相应的学科能上一流的水平。其实,这只是表象。建设一流学科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受到优质的教育。
一、学科建设的误区
误区之一:学科建设只是研究。在我国众多的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里,很多人谈论学科建设主要指研究。偶尔也有人会提一下,教学应该包含在学科建设中。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鲜见有人会把教学相关的事项包含在学科建设的计划或项目中。政府对学科建设资助的项目中,基本不包括教学相关事项;对一流大学建设的计划(如“211”、“985”)中更不包括这一块。于是乎,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们自然就把学科建设的注意力放在研究上了。或许有人说,政府对教学有不少投入,只是未称之为学科建设罢了。此言不假。但差别在于,这种教学的投人只是在保证基本的教学保障条件,而不是作为建设一流学科的支撑条件。因此,每当人们(不管是政府的决策者们还是大学的管理者或教师们)谈论作为建设一流学科的学科建设计划时,自然就会忘记教与学之相关事宜了。
误区之二:学科建设主要是平台建设。作为中国近些年来最重要的学科建设计划,即“211”和“985”,基本上都是研究平台建设。因此,自然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学科建设主要就是平台建设。笔者对“211”和“985”是高度赞赏的,它们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平台建设是必要的,今后,大学还应该继续甚至加大力度做好类似“211”和“985”的工作。误区在于,难道平台建设就能代表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们希望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那么大学在这个历史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尽可能多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大学中最量大面广的、最基本的受教育群体是本科生。大学中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阶段是本科生阶段。仅仅是“211”和“985”的平台对本科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对本科生培养影响很大的,如教材建设、实验基地建设、教学法改革、实践教学建设、课外创新活动环境建设等等,都应该是学科建设的内容,而且应该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这一类事情没有成为多数大学学科建设决策者和执行者们头脑中的兴奋点。当然,这类事情从教育部到大学的确有人抓,也时而会有人强调,但是无论是从经费强度、力度、乃至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都远较“211”和“985”逊色。
误区之三:学科建设只能扶强。“211”和“985”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扶强不扶弱。政府强调,要凝练学术方向,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个提法,于一般而言,无疑是对的。但是一旦我们把它绝对化,就有问题了。
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某一新的方向,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非常有前景,国内在这方面都还未起步或者少数学校刚刚起步,某学校想在此领域有所作为,并自认为有条件做。但因为是新的事情,以前在这方面并无基础,当然也就无所谓“强”了。如果按照只能支持有强势的领域的办法,上述情况就很难给予支持了。然而,多数人大概都会认同,对新的学科方向给予一定的支持应该是不可缺少的。
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某学校工科或医科很强.理科较弱,继续支持工科或医科没有问题。按照通常的标准,“985”不能支持较弱的理科。但是工科或医科要再上水平需要理科的支撑,有一个较为强大的理科对工、医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是会有帮助的。基于这种考虑,能否支持一下目前还较弱的理科呢?可见,扶强不能是绝对的。
误区之四:学科建设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在一些学校,学科建设事实上成为少数人的事。究其原因,一则是扶强。强的总是少数。二则是学科建设基本上等于科研。即使名牌大学,某些院系完全没有“985”之类的学科建设任务是司空见惯的事。即便某院系中有那样的任务,一般也是少数人的事。另外有些人怨天尤人,其他的则作壁上观。其实,学科建设应该是广大教师的事,如果我们把教学相关事宜视为学科建设的重要部分的话,非但广大教师应该参与学科建设,学生也应该参与。试想,要使学生有创新潜能,应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没有学生的参与行吗?显然不行!教与学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因此,正确的学科建设决不是少数人的事情,不仅要有广大教师参与,而且应该有学生的参与。
误区之五:学科建设只是学科办的事情。在一些大学里,从职能管理层面而言,学科建设似乎只是学科办的事。从对前面误区的分析可知,学科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如教学、科研、研究生,甚至人事部门、学生部门等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二、学科建设的真谛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可以领略到某些学科建设的真谛。如学科建设不仅是研究,教学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学科建设不能只是平台建设,还应该包括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等内容;学科建设不能只是少数人的事,广大教师甚至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好的众所周知的学科建设的做法,如凝炼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等,这些在很多学校的“211”与“985”中都得到体现。从更深层次考虑,似乎还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下面谈几点在过去的学科建设中尚未引起普遍重视的意见。
(一)学科建设需要多种融合
首先,学科建设需要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因为学科建设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它不应该是不同方面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的融合。既然学科建设应该包括科研与教学,那么科研与教学如何融合呢?其实融合的空间是很大的。为什么不能把科研的部分成果变成教学中的内容呢?为什么不能用科研的成果来引发学生思考呢?为什么不能把正在研究中的某些问题给某些有潜质的学生思考呢?本文开篇谈到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既然如此,科研中的成果和正在进行的工作,至少部分可以惠及学生。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受惠于科研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很多学校建起来的研究平台,不能仅仅为科研服务,也应该适当地为本科生的教育服务。因此,通过科研平台把科研和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绝对是有利于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培养的。可能会有人担心影响科研工作,事实上,哪怕是让学生走马观花,有一点感性认识也是好的。
其次,学科建设需要学科之间的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科交叉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考虑它的边缘地带,而边缘地带一定是和其它学科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对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需要在教材中体现某些与其它学科交叉的内容,在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往往很多前沿研究都发生在边缘地带,同样,很多重大的研究成果也产生于边缘地带。如材料学科,它与机械、电子、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无论对材料学科的教学还是科研,都应该考虑和那些学科的交叉。至于如何交叉,则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
再则,学科建设需要部门之间的融合。很多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归口在一个职能部门管理,这没有什么不对的。但似乎有好些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缺乏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学科建设的工作与教学、科研、研究生、人事、学生等部门都有程度不同的联系。多部门之间的融合是学科建设绝对需要的。
(二)学科建设需要开放
学科的发展是和科技的发展、业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学科建设,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对外开放。
教学中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开放。教材建设需要教师了解业界的需求,因为很多内容可能需要更新;实践环节需要业界的配合;课程体系也可能需要适应业界的需求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走出去,了解业界的情况,征求业界人士的意见。在国外(如德国)有这种情况,大学请业界人士讲授某门课的若干章节,甚至整个一门课。业界人士授课有大学专职教师不可比拟的优点,因为他们对实际工作比教师有更深的体认。故让业界高级人才走上大学的讲坛,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研究更应该对外开放。很多研究是由业界或社会需求所驱动的,总关在书斋中,甚至连好的课题都难以选到。此外,学校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往往也是“211”或“985”所支持的)应该为社会服务。如华中科技大学正在把它的某些科技创新平台延伸到地方去,
先进制造和装备的国家工程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正在广东东莞和浙江温州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研究院,为当地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水平。
(三)学科建设需要结构重组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某一行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因时而异。既然如此,学科相关的某些结构就可能需要变化。为了适应某一领域技术发展的需要,某学科课程体系结构有可能需要变化;某一门课程的内容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如体现与某一新兴学科或方向的交叉的内容。在真正高水平的大学里,学科一定是能快速适应科技发展的变化的。因此,学科建设中体现课程体系结构重组或课程内容结构重组往往是需要的。
大学学科的组织机构也不能一成不变,尽管它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新兴的学科方向时常需要新的组织机构。如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从多个学科(如电气、物理、机械等)抽调人员组成激光研究单位,使其激光领域的研究水平迅速提升。其后,国家激光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激光工程研究中心都落户在那里。所以说,学科建设有时需要学科组织重组。
学科的组织结构有从纯学术角度考虑的,也有从行业角度考虑的。如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造船等行业的发展,有些大学通过力量整合,建立相应的学院,不能不说是好的举措。但若是很多学校都一窝蜂地那样做,就可能有问题了。
(四)学科建设需要与时俱进
既然科技在不断发展,业界在不断进步,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那么相应地,学科建设就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前瞻。譬如说,10多年前在我国很多大学里,发展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方向就需要前瞻。那时候我国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是空白。有远见的学科带头人若在当时决策建设MEMS方向,今天一定是中国这方面的生力军。学科建设还可能根据产业的发展或社会需求而与时俱进。如某大学前几年看到微电子制造开始在我国迅猛发展,于是决定发展微电子制造装备研究;又有某所大学在前几年SARS肆虐时,迅速决定发展公共卫生方面的某些研究方向。这都是很好的与时俱进的例子。
(五)学科建设需要冷静
学科建设之所以需要一份冷静,是因为人们往往忘记了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为了某些评估指标,追求短期效益,追求一时的政绩,最终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学科建设之所以需要一份冷静,是因为人们往往会追随潮流。看看时下最流行的方向,而不管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就盲目冒进,显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学科建设之所以需要一份冷静,是因为也有人会悲观失望,错失良机。这与前面的盲目和冒进虽然似乎绝然相反,但同样是一种不冷静。因为,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缺乏分析,看不到潜在的机会,看不到条件是可能转化的。前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同志有一句名言“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其言是也!冷静地观察、思考,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同样可能走向成功。
学科建设之所以需要一份冷静,是因为人们有时会忽视传统优势学科或方向,以为已经具备优势了,在那方面难以再有大的发展了。猴子掰苞谷,终难成事。成功者往往贵在坚持,所谓十年磨一剑,水平难道不就在这功夫中?
一份冷静并不容易。在学科建设中,沉着需要冷静,魄力需要冷静,选择需要冷静,坚持一样需要冷静。冷静产生自信,冷静产生特色,冷静导致转化,冷静也会迎来机遇!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高等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