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办字[2024]12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学校拟开展修(制)订2024版博士、硕士申请学位学术条件工作,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激励标志性成果产出,修(制)订我校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分层次、分类别申请学位学术条件,不断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
二、修(制)订范围
现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学院(部)为单位修(制)订本单位各层次、各类别(各学科)申请学位学术条件。
三、基本原则与要求
1. 各单位根据教育部2024年1月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链接见附件1),结合学科内涵和特点,原则上在不低于目前执行的申请学位学术条件基础上,分层次、分类别修(制)订本单位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条件,学院(部)内不同学科(专业学位类型)差异较大的,可分学科(专业学位领域)制定,文本格式可参照(附件2)。
2.各单位应选择3个国内一流学科和水平相当学科作为标杆和参考,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兼顾各单位的发展定位和阶段水准,综合考虑、全面比较,科学制定学科特点凸显、目标引领明确、实施操作性强的学术条件。
3.申请学位学术条件应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评价标准,学术学位注重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以原创性学术成果为主;专业学位注重实际应用能力评价,除原创性学术成果以外,可多元拓展为以应用成果为背景的知识产权类成果、智库类成果、创作类成果、竞赛奖励、案例分析、产品设计及艺术展演等。
4.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知识产权类成果、智库类成果、创作类成果、学科竞赛(B级及以上)的分类分级以学校有关文件为准(详见附件1)。其他水平相当的指定期刊论文、竞赛、实践成果等的分类分级由各单位自主制定,经学校审批备案后执行。
5.申请学位学术条件中应注明申请人的成果归属,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应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共一排名首位)、学校为第一单位。如有硕士生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主要包括人文社科D类及以上论文以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发表,自然科学A2类及以上论文由多名研究生共同作者申请学位的情况也须明确说明,并要求提交体现作者贡献的相关原始数据或实验记录等。
6.同一学科(专业学位领域)在不同学院招生的,由牵头学院负责协调沟通,同一学科(专业学位领域)的申请学位学术条件应标准水平一致或相当。
四、修(制)订工作程序
1.各学院(部)成立编撰小组。编撰小组由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领域负责人,及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研究生教育经验的教授组成编撰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2.编撰小组研究学习教育部发布的《基本要求》,积极与学科评议组(教指委)请教沟通,深入调研省内外高校的有关情况,广泛征求研究生导师意见,结合现行学术条件的执行情况,根据本通知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修(制)订本单位2024版博士、硕士申请学位学术条件。
3.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对学术条件进行论证,有条件的单位可聘请校外专家。各单位根据专家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申请学位学术条件初稿提交研究生院。
4.研究生院逐一对各学院(部)提交初稿进行审查。各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确定,提交研究生院。
5.研究生院汇总各单位申请学位学术条件,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形成终稿,发布实施。
五、材料提交
请各学院(部)按照通知要求和流程制定本单位修(制)订工作方案,于8月16日前完成申请学位学术条件初稿提交研究生院。
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本次修(制)订工作,充分认识申请学位学术条件的制定对于深化学科内涵、发挥学校学科与办学特色、保障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按要求及时完成有关工作。
联 系 人:杨国庆、明 洁
联系电话:85950708
电子邮箱:qdxwb@qdu.edu.cn
附件1 参考文件包.rar
附件2 《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条件》(样本).docx
研究生院
2024年7月22日